如果您孩子想读名校,欢迎联系:13535 46 3399

学位房真的那么重要和有用吗?不是每一个有学位的房子都叫学位房。

为什么那么多家长穷期所有要给孩子买学位房? 学位房真的那么重要和有用吗?
在一个城市拥有户籍的家庭小孩成员,是一定会有学可以上的,不存在没有房子没读书的错误观念,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的中国公民享受的权利与是否有房子无关。
但根本问题来了:我们到底是在大西北读,还是在北上广深读;到底实在城市的省一级名牌学校读,还是菜市场村小学读;前者看你的户籍,后者看你户籍区域的房子所在地。
因此学位房的概念严格上来说应该是:重点名牌学校所产生的供不应求的入学需求,而导致所在划片入学区域房子的特殊优势属性,每一个房子都有对应的学位,但不是每一个有学位的房子都叫学位房。


(一)对于有刚性需求的:买!
1、家里小孩即将要上学并且家长有名牌学位需求的,如财力可以支撑,那就购入学位房,因为小孩的教育不能被耽误。同样给一样的义务教育学费,而重点学校学生却可以享受超一般的教育质量,其实属于套利的一种。
2、纯粹因为学位而买相关房产的,力求低总价面积小,但面积一定不能太小,例如广州越秀区出台房产证面积少于30平的不享有点对点学位,需要被区教育局协调分配(就是同一区域哪个小学招不满人就协调去哪),例如北京过道房不提供点对点学位,需要被区教育局协调分配。利益最大化的就是在子女入读学位以后,在确保学校以后不会再抽查户籍的情况下, 可以把学位房卖出进行资产调整。
3、九年义务教育之下,学位房带来重点名牌”六年小学+三年初中”则最完美,一般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是“一般的小学+重点初中”和“重点的小学+一般的初中”的组合,优先选择“一般的小学+重点初中”,因为在同一城市里的小学,对于基础教育(例如识字、发音、英语基础、集体生活、待人处事)的六年学习差距不会太大,同时小学时代的“学渣、校霸、性侵、打架”等恶性事件极其少。而初中三年却是非常关键的三年,一是小学六年升初中不需要升学考试即可入读初中,所以小学升学考试压力不大,但初中三年直接关乎未来高中的选择,如果中考失利入读差的高中甚至读不上高中,则进一步影响高考读大学,所以初中三年是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初中时代的学生心智有待成熟、身体发育快速,非常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这时候重点初中的师资、同学氛围、家长重视、安全环境等则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二少爷可以肯定,在初中三年可以把一位学生培养成助人为乐的有志少年或者是欺软怕硬的校园霸王。
4、上学特别是上小学,一定要选择离家近的。愉快、安全、舒适、就近是上小学的总体原则。二少爷对此有切身体会:20多年前,父母为了让我享受更好的教育,通过关系和赞助费把我安排入广州教育最强区“东山区”入读省一级小学,但二少爷才6、7岁就要开始面临比别的小孩早起床半小时以上的悲惨噩梦,大量时间花在上下学的路上,也导致父母因为接送而影响他们的工作,二少爷每天要比别的同学早起床晚离校,而且全新的区域学习环境也让小学时代的二少爷极其不适应。可以说小学六年就是二少爷的噩梦,在离家很远的所谓省一级学校,成绩跟不上、身体发育跟不上、每天疲惫不堪、缺乏自信导致恶性循环。所以上小学一定要离家近,如果一定要买离家远的学位房,那请把家也搬到这个学位房内。
5、对于学位房刚需,不要试图用“读国际学校、私立学校”来麻醉自己不买学位房,因为读高价私立学校的花费属于“消费”,而买学位房读名牌义务教育学校属于“投资”,前者是沉默成本,后者是鸡生蛋的资产。而且所谓的国际学校、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到底适不适应中国的教育升学体系,二少爷持有怀疑的态度。持有学位房可以等待不断升值,可以出租收益,形成有效的资产而不是负债。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减免是每一位公民因为纳税而享受的权利,入读国际私立学校等同于主动放弃这部分福利,随着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会越来越好并且学生不需要因此额外支付费用,而国际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每一次提升都意味着家长需求缴纳更多的费用。
6、对于生活在中大城市的刚需入学家庭,不要试图以为不买房产也能入读名牌小学,以前的“关系户”“递条子”“赞助费”渠道已经极其狭窄,而且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清正廉洁“,不要等到子女入学时才忙着找人托关系,按照二少爷的判断,这种后门一定会紧闭。
(二)对于有投资需求的:不买!

学位房在现在中国政府、民众舆论环境中属于非常“受攻击”的产品,因为占据舆论多数的民粹、均等、白左观念里,他们希望人人”生而平均”,读书平等教育平等属于政治正确,而政府也有意愿和这部分人进行政策上的互动,因此学位房是非常“立于危墙之下”的房产产品。
1、学位房变成学区房,直升入学变成电脑随机排位。北京和广州已经大行其道这样的政策调整,以前一套房子严格对应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政策,渐渐在教育均等的大旗之下调整为一套房子对应一片小学和一片中学,以求通过“打压高个子,提拔矮子”来形成“劫富济贫”的效应。如果你高位买入学位房后因为政策原因变成学区房,那就是价值的断崖。
2、名牌学位房的价值已经体现在现有的房价内,如果我们出于投资学位的目的高位接盘,必须确保现有的学位政策不发生改变、现有的师资生源越来越好,否则任何政策异动都会造成房价的断崖。
3、师资在一定区域的轮岗已经常态化,名牌学校的名牌师资也会逐渐交流到一般学校之中,虽然名牌学校内任教的老师获得了额外的“名誉”收益,但在同一区域内的编制教师,不分是否重点其实大体财政收入工资都无大差别。
4、在“减负”的道德旗帜下,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获得的知识已经日趋减少,现在大量兴起的课外培训机构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补充。
5、学位区域划分的变动,既可以让某些房子一夜暴跌,也可以让某些房子一夜翻身,当你用市场价购入村一级学位房子时,如果一年以后该村一级小学被纳入省一级小学的分校,那你的房子将会一夜暴涨。而且现在城市的“大锅饭”式的兼并学校运动,既掩盖了学校之间存在优劣差异的天然属性,又迎合了民粹教育平均的需求,实质只是换一套学校牌子的同一组人员,除了获得心理预期没有实际效果,现在流行的某某省一级学校XX分校,XX省一级学校合并XX村小学就是这样的把戏。
6、学校的品牌是会发生变化的。北京 IT人员聚集的学校,活生生把一般的学校读成学位房,因为属于高学历中产的 IT员工父母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虽然他们买不起名牌学位房,但通过数年的集体努力活生生把子女的学校读成名牌学校,升学率比肩名牌老校。7、把学位房拆分出来,实质是学校历史、教学硬件设施、师资、生源。
(1)关于学校历史:悠久的历史沉淀的老校的确让新学校望尘莫及,但时代一直在发展,主动适应新时代知识的教育体系才有未来,君不见清朝时期的私塾八股文早已被批判的体无完肤,如果空有一副历史悠久的架子而不思进取,而新校却没有历史包袱主动迎接各种国内外的优秀教育体系,老校新校谁更有未来还是未知之数。在历史中成长创新的老校叫作越战越勇,守旧迂腐的老校是臃肿老态。
(2)关于教学硬件设施:在同一个城市,享受一样的政府财政拨款,其实教学硬件设施相差无几,该有的电脑房、运动场、教学设备不会有大差异,甚至新建设的学校有更好的设施设备,更大的运动场馆。
(3)关于师资:拥有长期教学应试经验的老师的确在现有的升学体系下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否符合素质教育、新时期教育的趋势则有待考究,新入职的年轻老师拥有更广阔思维、更开放的教育理念、更创新的教学方式。
(4)关于生源:关键在于家长,在二少爷眼里,生源是学位房最重要一环,父母家庭才是子女的第一课堂,如果某一学校的生源来源于积极上进重视教育的中产父母,我相信这所学校的发展一定会突飞猛进。

除非子女现在就有入学的刚需,如果纯粹出于投资房产的话坚决不买入已经站在高位的名牌学位房,我宁愿花更低的价格购入没有学位因素的好房子(地段、朝向、面积、地铁等),然后出于卑微长持的心态等待某一天,我的村一级小学被兼并或改学位地段、或因为新中产的聚集而把村小读成名牌学校、或等待政策的异动而发生质变。虽知道,我的村一级小学房产已经不能再差了,义务教育有读书就是我村一级小学的底线,任何变动都将成为利好。

如果是资金紧张为了孩子的上学问题考量的话,相对简单一点的做法是入户广州。


Scroll to Top